
新双峰评论员 欧阳欢
4月16日出版的第8期《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 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文章指出:“乡村既是巨大的消费市场,又是巨大的要素市场,是国内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乡村作为消费市场和要素市场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其本身也基于新发展格局的构建。落实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粮食安全是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和稳定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底线。粮食生产“十九连丰”成绩来之不易的,面对复杂形势,我们仍要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年年抓紧粮食生产工作,严守耕地红线,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种业振兴行动,切实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依靠自己力量端牢中国饭碗。
产业振兴是扩大农村消费的前提。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是创造发展动力和消费动力的前提。我们要聚焦农民增收,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多元业态,着重发展现代农业,打造粮品、果蔬、肉制品等农业产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供应链打造,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同时要以优势主导农业产业为基础,因地制宜发展一二三产融合产业,形成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完善利益联结,增加务工就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高农民消费能力。
城乡融合是新发展格局的要义。一是要促进要素配置的融合。乡村面临空心化的倾向,要打破城乡之间人才、土地、资金和产品等要素双向流动的体制机制性壁垒。通过干部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回乡,给乡村带来新思想、新机会和新收入;通过乡村建设吸引城乡资金、人才、产品等要素双向流动,实现城乡要素市场的统一,带动乡村产业兴旺,实现城乡融合。二是要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融合。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薄弱一直是城乡间的明显差距之一,要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让农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审:贺磊
二审:欧阳亚辉
三审:刘郁鑫
责编:贺磊
来源:双峰县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bm@ldsf.com.cn
曾超群赴双峰县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2025年省文联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暨基层文联骨干专题培训班在双峰举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双峰县人民政府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王文红检查消防安全和防溺水工作
王文红主持召开2025年双峰县人民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
“娄超”燃动双峰:以球会友 “足”够精彩
“娄超”双峰“第二现场”:大屏前的观赛热
图集 | “娄超”燃动双峰
下载APP
分享到